第一次參與「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評選,看到教育現場有這麼多老師、團體,藉著創新教育的能量,為學生創造不一樣的學習過程,覺得非常感動。尤其,這些創新發生在不同的面向,包含組織創新、課程規劃、跨域學習等。在資源上,很多老師積極透過跨域或整合科技知識,想辦法給學生跨領域的學習資源;在方法上,很多老師透過結合在地資源與網絡、科技與生活的整合實作等,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歷程。
這些創新教育得以持續發展,是大家在教育現場努力的成果,尤其108課綱上路後,大家更期待教育過程有所不同。我自己對創新教育有三個期許。
一、以學生為主體,提供跨域學習生態系
這次許多課程和計畫提供跨域學習的資源,透過老師們不同學科背景知識的合作,整合了自然、社會等多門課程。而我始終相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除了學習、吸收知識之外,同時在建立自己成功學習的經驗,也就是在不斷成功學習的過程中,除了知識之外,更得到核心能力,像是獨立思辨、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等能力等。
因此,老師如何從跨域學習資源的提供者,發展到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觸發主動跨域學習的引導者,就非常重要。跨域學習之目的在於學生主動打破知識的藩籬、觸類旁通,如何將所學整合,將知識運用在真實社會,透過發現問題、團隊合作,最後能解決問題。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思考,提供跨域學習的生態系,讓跨域發生在學生學習的過程。
二、建立課程的方法論,讓創新教育永續發展
許多課程都很有創意,非常有吸引力,期待老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進一步讓創新教育可以「方法論化」,提供給不同學科領域學習,其他老師在援用這些方法論的過程中,可以觸發其他教育創新的可能,讓這些創新教育產生永續性。
三、政府協助建立支持體系、可共創分享的平台
非常謝謝親子天下舉辦評選活動,促成一個可以隨時交流的社群平台。看到教育現場老師們這麼拚命、認真,我也期許政府應該建立一個支持體系,或是可以共創分享的平台,讓彼此的經驗可以累積,可以從中得到資源與支持。因為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團體,所需要的資源都不一樣,如果能夠建立一個更完整的支持體系、更好的共創分享平台,相信可以給予教育工作者更實質而有力的支持,讓大家的理想,可以在教育現場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