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慧    親子天下總編輯

2017年開始,教育創新一百今年進入第五屆了,我也連續五屆都擔任初審和複審的評審,格外感受到時間的作用力。教育創新已經不是一個口號,已經進入很多教育工作者的DNA,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和實踐的方法,面試過程中,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這一屆,有不少一校多案的報名,一所學校裡不同的老師、不一樣的組合,但是不打折的熱情,深深感受在這些學校裡,專題學習或是教育創新已經是一種文化和價值,不只是為了報名報獎的煙火式專案。

面試過程中,一整天聽到文蛤、鳳梨、獅頭文化、校園飛鳥窗殺、阿富汗婦女騎腳踏車倡議、美術館導覽⋯⋯我自己都被老師們的故事激起想知道更多的好奇心,很感謝老師們帶我看見這個世界的豐富。

現場參與複試者展現了簡報、行動劇、作品、影片⋯⋯想盡辦法用各種形式展現學生和自己學習的成果,讓我可以想像教學現場的豐富。

最後,也很感欣慰的是,幾乎多數國中被問到推動從真實世界出發的專案學習後,學生們在傳統學科學習有什麼改變?很多老師很坦誠分享的確一開始時,被同事們質疑「會影響學科學習,拉低學科分數」但把時間拉長,卻看到國小階段的學生學力評量提升,國中會考減C增A。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了,知道為何而學,知識是可以解決真實的問題。內在力量長出來,那是最可貴的成果。

國中階段一直是教改中最艱難的三年,有現實的升學壓力要奮鬥,學生無動力的現況也讓人沮喪,專題式學習或許開啟一條新的路,我們當然不是回到傳統的會考成績進展來評量教育創新的成效,但看到這些老師在分享時感動的哽咽,也很想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知道,大家都不孤單。

••••

其他評審

••••

唐富美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創辦人
曾任朝陽科大師培中心、亞洲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幼兒園園長、室內設計師。為了自己孩子找尋不到合適幼兒園而決定投入幼教領域,超過25年的教學堅持,成為台灣唯一兩度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的私立幼兒園。專長:幼兒園組織創新與領導
李吉仁 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執行長
臺大國際企業學系名譽教授。協助多家大型企業的策略規劃、轉型與高階人才發展;也是馬拉松跑者,成功完賽世界6大馬拉松賽事。退休後仍積極培育人才,在誠致發展出KIST模式,協助偏鄉學校轉型,並擔任School 28校長,培育社會創新領域人才。
陳劍涵 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理事長
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第十任理事長,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師培處副教授。常年致力於國際教育,以培養具備全球觀的世界公民。
陳佩英 師大教育系教授
美國南加州大學哲學博士,曾服務於私立華梵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現為臺師大教育系暨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主任。2007年起,擔任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計畫主持人,和近30位學者與實務工作者推動,服務的高中已超過300多所。
焦傳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視網膜神經生物學與烏賊神經行為學。熱愛推廣科普,期待藉由科博館的影響力推動全民科普教育。
  • 主辦單位

                親子天下   

    共同推動

    會員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客服專線:02-2662-0332 | 客服信箱:edu100@cw.com.tw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所有內容調整之權利
    Copyright © 2023 親子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