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創新100每一年雖然都有不同的主題,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些主題都隨著現場教育議題的變動以及現場老師的成長而向前。每年的學校團隊、教師社群、教師個人或體制外組織,無論是第一次參加或是多次參加,都能讓我們從大家的投入的事務與投入的方式,看見教育的轉變、機會與成長,即便仍充滿困難與挑戰,但在大家的努力中讓我們知道教育正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今年的作品相較於往年更能夠提供意義脈絡清楚的歷程,多數都能創造現象覺察與現象理解的過程,提供了學生著手解決與成果分享的過程,相較於過去片段的活動或是模組化課程更能夠讓學生有更完整的解決歷程,有助於學生遷移這樣的學習。此外,各團隊提出的課程或專案也多能以所在的區域出發,讓學生或專案對象能更貼近真實問題,促進大家對於區域或世界的關注與關懷,也能進一步嘗試連結到永續發展教育。
這次的提案從徵件面向與說明中,都能發現能透過這次的活動鼓勵團隊創造更符合學習者主體性的學習,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建議應重視問題意識的形成,讓學習的主體能夠形成真正有感與想要解決的問題,避免由老師或組織直接決定要解決的問題,更減少對於解決方式或呈現結果的限制,才能確保學習的主體在過程中保持好奇與疑問的警覺,不斷地確認現象是否已經理解的夠清楚,問題是否真的有解決了問題,這才能讓專題學習、自主學習都夠能符合原本的意義。
一個課程與專案的發展與實踐是不容易的,不僅是發展,更要重視課程的永續與影響。期待大家能朝向社群或團隊的方式發展,讓課程不僅能長久,更透過互動與激盪,越發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