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題  >  108課綱

108課綱主題地圖

108課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是臺灣教育體系的一項重要改革,強調素養導向、培養學生具備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影響近年教學、升學甚深。

跟著108課綱主題地圖,查看本頁「熱門推薦」探索相關報導或追蹤「推薦作者」了解如何應對教育變革,與其他翻轉教育用戶一起實踐培養終身學習者。


熱門推薦


108課綱專題一覽

 課程設計  108課綱

玩真的,學更深!PBL專題式學習

知識問 AI 就有答案,怎麼讓孩子學得更有感?用舊教學方法,到不了 108 課綱的終點。學知識真正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獨立思考跟判斷,透過 PBL 專題式學習可以讓學生早點開始學習做決定。

升學考招108課綱

直擊首屆108課綱生!600+大學面試官調查

108課綱首屆高中畢業生今年即將入大學,《親子天下》獨家調查全國600多名大學入學審查委員,究竟首屆新課綱生有哪些不同?

 課程設計  108課綱

探究思考力:啟動自主學習的關鍵

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是教學現場常見的難題。我們無法永遠為孩子解答問題,卻可以為他們開啟探究思考的路徑。一起看看國內外名師、專家如何在生活中鍛鍊思考力

108課綱

啟動自主學習力|迎戰108課綱時代

「自主學習」是108課綱重要內涵,不僅每週多2-3小時「彈性學習」,也有近9成大學科系會看「自主學習計畫」,但許多高中生仍不清楚自主學習的目標,也有學校挪用彈性學習來補課,為何美好理念難以執行?

 數位教學 108課綱

真的?假的!破解假訊息的數位思辨力

2019年起教育部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為九大核心素養之一。假訊息氾濫,無論大人孩子的大腦思考力每天都被攻擊。全台首度媒體素養萬人調查、獨家檢測假新聞受騙指數、精選六步驟破解假訊息、專家聯合對抗假新聞,讓你快速提升數位思辨力⋯⋯

108課綱升學考招

108課綱關鍵字「探究與實作」怎麼教、如何考?一次看懂

108課綱讓高中社會、自然領域各新開一門「探究與實作」課程。看似與過往的實驗課差不多,課程背後的設計理念有什麼不同?在「沒有課本、無固定教法」的狀況下,老師該怎麼教?而即將在111學測初登場又該怎麼考?這裡一次幫你整理。

108課綱升學考招

教室即職場,帶你一次看懂108課綱對高職的影響

每年有超過50%的國中畢業生進入高職就讀,108課綱上路後,高中會大幅增加選修課,大學選才有顯著改變,而高職呢?高職的5大改變將會如何影響未來就讀高職學生的學習?為什麼高職拚證照的亂象,會是108課綱實施的大石頭?

108課綱升學考招

面對108課綱:大學,走出「不一樣」

108課綱已上路,影響不只國中小,大學端也因為小學至高中的學習策略和方向改變,在選才和課程上面對革新的關卡,挑選新生再也不是只看紙筆考試分數。《親子天下》推出一系列的指標大學專訪,幫助你掌握教育的趨勢和未來人才的培育方向。

升學考招108課綱

110學年大學考招變革爭議

107學年起,所有高一以下的學生,都將採用以素養為導向的新課綱學習,110學年起也會依照新的方式進入大學。這些變革如何影響到國中小現場?

推薦作者

陳雅慧
從小喜歡聽故事,當記者可以一直聽到精彩的故事,也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覺得非常的幸福。
親子天下總編輯
王韻齡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親子天下主筆
趙宥寧
一直都是喜歡寫字、聽故事的人。從日報轉戰雜誌,希望報導不是框架,就跟這世界一樣,永遠沒有絕對的事。
親子天下記者

🔍 需要更多報導?

還想看更多即時報導、教學靈感,你可以:

  • 前往選單 > 文章/專題,選擇
    • 台灣現場——依時間排序,可看到第一線教育現場觀察與報導
    • 課堂教學——依時間排序,教育工作者的課堂教學實踐分享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