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今天開始《翻轉教育》和你一起共創
「老師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工作,因為老師每一天的工作都在建造未來。」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2017年來台灣時,告訴我的這句話,一直印在心中。因為這樣的遠見,讓我也覺得自己的工作意義非凡,每天都在協助老師們一起建造未來。
打造未來是個大工程。科技不斷演化,產生新的難題,網路和社群,讓成癮、暴力、霸凌、性剝削如影隨形,也帶來新的工作方法,學生能輕易跨越國界和語言,跟世界最好的教師學習。有學習動機的孩子,輕易找到多元資訊,也很容易讓缺乏媒體素養、閱讀素養的孩子,被假新聞和假科學洗腦。元宇宙、AR、VR,更容易打造虛擬教室,所見即所得,但非常有可能,在成人還沒搞清楚狀況前,孩子們就在其中遊戲成癮了。
疫情之後,全世界被迫一夕之間把教室搬到線上,加速教與學的全面翻新。要建造未來,爲社會培育更好的下一代,教學者自己也必須不斷更新,成為具備成長心態的終身學習者。
被科技淘洗改變的不只是教育,媒體產業也深受衝擊、影響甚深。過去10年,《親子天下》早就不只是雜誌,除了亦步亦趨的觀察趨勢、報導變化,透過平面、數位、影音等各種媒介和載體傳播外,我們也把教育深度報導的內容立體化。連續10年舉辦教育創新國際年會,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和台灣現場教育工作者交流激盪,把國際趨勢轉化成每間教室的老師都能落實的教學策略。
不僅透過報導促進改變、我們也捲起袖子實踐報導的內容。當我們寫完一個又一個教育創新的故事,看見這些力量來自中小學老師、校長、NGO、創業家、大企業、大學、實驗教育⋯⋯「如何讓這群人有更多機會合作?讓影響力擴大?」2017年起,《親子天下》舉辦教育創新一百專案,每年評選並邀集100位教育創新生態圈的領袖和夥伴,目的不是表揚或是競爭,而是希望讓生態圈的每一股力量像蜘蛛網一樣連結,透過共創會、社群小聚和大型策展,讓推動教育前進的想法更快落實成為行動。
2015年全球興起翻轉教室浪潮,《親子天下》投入人力和資源成立「翻轉教育」網站和社群,服務教育決策者、教師和關心教育的夥伴,即時分享教育創新趨勢、交流教學現場的務實實踐。隨著教育創新生態圈的規模逐漸擴大、現場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的需求既深又廣,需要獨特的照應,2021年11月15日起,「翻轉教育」改版上線,我們期待,2.0版的「翻轉教育」,從過去單純以媒體報導為主的內容網站,轉型為教育生態圈成長加值的服務平台。
我們看見老師從教學者的角色,必須轉變成終身學習者、教學設計師、學習教練,在這段必須快速轉型的路程,很孤單也有點徬徨,需要學習和支持的夥伴。「翻轉教育」的改版轉型,也宣示我們擁抱改變,在這個建造未來的工程中,想要和老師們互為夥伴,一起尋找和創造答案。
「翻轉教育2.0」共學服務,希望更聚焦於教育工作者的需求。我們盛情邀請教育工作者、關心教育發展的讀者和生態圈夥伴,加入翻轉教育會員,成為教育創新生態圈的共學夥伴。也讓《親子天下》能貼近觀察、貼身客製教學者們學習成長的需要,持續精進服務的內涵。
新上線的翻轉教育,除了持續專注教育趨勢報導和解讀,教育政策的更新、教學實踐分享外,我們也新增了每周國際教育趨勢和每月的教育專題、聚集超過30位駐站專欄作家,定期定量,提供多元的教育新觀點。
除了報導變化,我們也提供面對變化的解方。面對新課綱的教學,課本和標準答案已經不是老師教學的唯一素材,學校和老師都需要有發展本位課程、特色課程的能力。「翻轉教育」新增「教學資源專區」,每月策劃主題式教學資源,邀請教育創新100的老師和教育生態圈的夥伴,分享教案和課程資源,提供老師源源不絕的教學靈感與實用工具。加入會員就可以免費下載主題教案與教學資源、讓你備課不孤單。也歡迎老師們貢獻分享,上傳自己的教學資源和教案,幫助所有老師共好共學。
面對一個又一個教育關鍵字,線上教學、SDGs、素養教學......如何把這些飛在空中的關鍵字轉化成教室裡學生聽得懂的教學策略?《翻轉教育》不只是文字,也提供每月線上或線下工作坊,邀請大師專家和神人老師們分享經驗和作法。只要加入會員,就能和最厲害的名師同步學習成長。每一年舉辦台灣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創新國際年會,所有會員也將享有優先報名參與和學習的機會。
從線上到線下、從觀念到行動,《翻轉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同行,你可以在這閱讀靈感、思考策略並找到同好夥伴。我們期待並邀請你加入會員,透過你的參與和共創,讓《翻轉教育》逐步優化演進,提供更適切的內容和服務。
盛情邀請你加入會員,參與「翻轉教育」的共學圈。
想要什麼樣的未來,讓《翻轉教育》和你一起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