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都很好奇,一知道有什麼可以用的 AI 就等不及要嘗試,也不管那個工具是什麼、要注意什麼,要小心什麼問題。」
「小孩現在什麼都要問 ChatGPT,也不自己查資料、思考了。要是得到錯誤的資訊,就會一路錯下去。」
---這是目前在很多學習現場、家庭的真實寫照。
AI 時代的孩子,有最新的學習工具,站在 AI 的肩膀上快速成長。但在站上這個肩膀前,要先認識這個肩膀的特徵,怎麼在上面站得更穩、看得更遠。在時代的快速演進下,當科技跑在素養裝備之前,師長往往來不及教這些使用AI 前要先學習的「 AI 素養」,學生就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步步邁向被 AI 失能的道路。
AI 素養的範圍很廣,從理解 AI 背後運用的原理到如何正確地使用 AI;從了解 AI 的不足、可能性發展到能夠批判性地討論及思考 AI 的反饋;從實踐 AI 融入於生活到感知 AI 對社會和倫理的影響,都是 AI 素養的範疇。
但在台灣,這些議題都是全新的挑戰,老師要怎麼教、孩子要怎麼學? 有沒有因應的“課綱”可以跟隨?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與美國的「Day of AI」找到了解方,將合作在台灣推出一系列由簡到易、由小學到中學,適合孩子的免費AI素養課程與活動,賦能老師幫助孩子,一步步從認識 AI 到駕馭 AI,面對 AI 的挑戰,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Day of AI」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旗下的「為社會與教育賦能的負責任 AI 」(RAISE, Responsible AI for Social Empowerment) 與提倡科技教育及創新的非營利組織 i2 Learning合作,提供AI素養課程,已經走入美國50州以及全球 173 個國家,嘉惠超過 60 萬名學生和 3 萬多名教育工作者。 「 AI 素養普及計畫」課程對台灣這座科技島尤為重要。作為 AI 科技島,當 AI 進展加速、普及的情況下,應用操作跑在素養觀念之前,將加劇產生各種層面的落差,亟待翻轉。
・AI 素養落差:在發展硬體資源與末端應用的同時,其實更影響未來學生/ 人才的關鍵思維是 AI 素養教育。
・世代發展落差:現階段國中小學標準課程中AI 素養相關資源有限,政府與產業的 AI 教育相關資源集中在高等教育與研究,基礎教育缺乏相關資源。
・城鄉與貧富落差:城鄉與貧富間「認識與判別 AI 能力」的鴻溝,導致學生之間的人生落差進一步擴大。
調查顯示,台灣有9成以上中小學生使用過 AI ,這正是文化學習的關鍵敏感期,家長、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關注及引導孩子 AI 的接觸與經歷,而不是讓陌生人和演算法決定,台灣基礎教育的 AI 素養刻不容緩!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中心正在進行全台國中小師生的 AI 素養與需求大調查,將藉此洞悉台灣中小學師生的缺口,透過將「Day of AI」的課程本土化、或是與台灣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打造適合台灣文化與需求、與時俱進的 AI 素養系列課程,幫助孩子理解AI的原理、使用上要注意的提醒、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 AI 素養普及計劃」希望在三年內推展到台灣三分之一的學校、30萬名中小學生,以及一半以上的偏遠地區學校學生。
![]() | ![]() |